行為偏差與腸胃失調之淺思(ㄧ)-洪浩瀚中醫師
消息類型: 醫師專文-廖浩廷 醫師 撰寫人: 洪浩瀚中醫師  點閲數:747 發佈日期: 2017-08-03

行為偏差與腸胃失調之淺思(ㄧ)

家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,常被誤解為行為偏差,或是被錯認有懶散習性的族群,因為他們總是難以溝通,也有行為上的特殊表現,所以總會遭到他人的排擠和異樣看待。其實,他們不是不想要好好地溝通和做出正常的行為,而是因為一些潛在因素控制了他們的外在行為表現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即使是大人,有時也常出現這些狀況,像是無法專注、疲勞、懶散、偶爾的衝動任性、明明知道要控制情緒,但卻還是忍不住與其他人衝突,造成人際關係的緊繃。這些狀況單純只是個人的行為,還是也有更根本的因素所導致的呢?

⋯⋯

中醫古書《雜病源流犀燭》提到:"思者,脾與心病…或有勞心思慮,損傷精神,致頭昏目眩,心虛氣短,驚悸煩熱者,有思慮傷心,致心神不足,而不能寐者,…有因思勞傷心脾,致健忘失事,言語顛倒如癡者…"治宜補益心脾。此外,於中醫分證中「痰火擾心」亦提及,其人狂笑不休,煩躁口苦,心悸健忘,夜寐易驚……鬱而犯脾礙胃,聚濕生痰,痰鬱化火,上擾心竅,蒙弊神明,失其所主…。這些古文其實都暗示著身體臟腑的偏失,特別是腸胃系統與神經系統的不協調,就有可能導致行為的偏差。

賴宇凡營養治療師的著作「身體平衡,就有好情緒」,與我們不斷地宣導腸胃的重要性,不謀而合。書中提到,整個消化道,從食道到大腸的外壁都布滿了神經。腸神經系統中包含了全套的神經細胞、神經傳導素,以及特殊的蛋白質,用以溝通、思考、記憶與學習。腸神經系統所收集到的資訊,可以直接在自己的神經系統內分析後做出決定,無需經過大腦。所以腸神經系統才會有「第二大腦」之稱。

而且腸神經能自製出三十餘種與中樞神經相同的神經傳導素。人體內90%的血清素在腸道中,血清素是我們主要的抗憂鬱神經傳導素,所以消化道有嚴重問題的人,常常也伴隨著憂鬱的症狀。腸神經系統還製造體內50%的多巴胺,缺乏多巴胺這個重要的神經傳導素,人就會失去學習動力,注意力與記憶力也會受損,失去快樂與享受的權利。這就是為什麼消化不對的人,常常睡不好、吃不好,心情也跟著不好,日子過得灰暗無光,往後看多是悔恨、往前看也常常沒有希望。

.........未完待續。

本站之所有權歸屬太丞醫家中醫診所,非經授權,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網站資訊內容
『天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』設計維護 瀏覽器建議使用 IE8、FF3 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